成都召开,会议将探讨全球航空业脱碳趋势与SAF市场和供需展望,SAF的可持续认证与适航认证,油脂加氢(HEFA)、木质纤维素制SAF、醇喷合成(ATJ)、藻类加氢、合成气F-T合成制SAF、生物质气化与绿电、绿氢耦合制SAF、CO2和绿氢直接合成SAF技术,航空公司、飞机制造商和航发制造商的SAF应用经验,中国SAF出口途径与出口潜力等。
12月16日,会议还将安排参观可持续航空燃料(SAF)项目,参观名额有限,请尽快联系亚化咨询了解详情!
相比传统航空燃料,可持续航空燃料 (SAF)能够大大减少80%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球航空运输业实现净零碳排放的关键。近年来,随技术路径的成熟、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的初步下降以及政策支持的逐步明晰,SAF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试验场走向商业航线。
全球领先的航空公司不再是观望者,而是以战略投资者、大规模采购方和生态构建者的身份深度去参加了。本篇综述将聚焦于这一关键转折点,探讨全球航空公司如何通过雄心勃勃的长期承购协议、跨产业链的战略联盟以及对新兴生产技术的押注,将SAF的应用推向一个全新的规模与高度。
一、国航、南航、东航、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国泰,中国航空公司SAF应用最新进展
2024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民航局在京举行可持续航空燃料应用试点启动仪式。此次试点分两阶段实施,将围绕供油保障、油品质量监控、效果评估、机制标准建设等关键领域,同步开展研究探索。第一阶段为2024年9至12月,主要参与单位为国航、东航、南航以及北京大兴机场、成都双流机场、郑州新郑机场、宁波栎社机场机场,自2025年3月19日起,试点进入第二阶段,从上述机场起飞的所有国内航班开始常态化加注掺混1%的SAF混合燃料。根据规划,到2025年,中国力争当年SAF消费量达到2万吨以上。当前,中国多家航空公司正积极应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
早在2008年,全球航空生物燃油工作组织——可持续航空生物燃油用户组(SAFUG)成立。2011年10月,中国国航加入SAFUG,是中国首个加入该组织的成员。
2022年10月20日,空客在其位于天津的交付中心向中国国际航空交付了一架A350飞机。该交付飞行将首次使用5%的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开启空客在中国实现宽体飞机SAF燃料交付飞行的新征程。
此次交付飞行使用的SAF燃料由空中客车向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采购,并由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厂使用餐饮废弃油作为原材料,采用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油脂加氢(HEFA)技术生产。
2023年7月14日,国航“‘碳’索未来净享蓝天”低碳主题航班由杭州顺利飞抵北京。此次飞行由空客A350执飞,加注掺混比例为10%的国产SAF,实现了国内首次宽体机国产可持续航空燃料商业载客飞行,为推动SAF商业飞行常态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2024年5月,国航携手空客中国和中国航油,面向中国大学生启动了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生产路径大赛。大赛旨在号召中国年轻人以及学术界更多关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以更多新颖的思路启迪航空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探索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发掘中欧绿色低碳民航合作的新机会。
2025年4月24日,国航发布其2024年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强调其在可持续航空燃料领域的进展:报告提到2024年国航在部分航线上试用SAF,并计划在2025年扩大SAF使用规模。国航与中石化等国内供应商合作,探索本地SAF生产和供应链建设。2025年初,国航在部分国际航线(如北京至欧洲航线)开始小规模使用混合SAF(比例未公开)。国航的报告数据显示其对SAF的持续承诺,2025年可能在国内和国际航线上进一步推广SAF。作为试点航司,国航也继续参与了2025年3月开始的第二阶段试点,从北京大兴、成都双流等机场起飞的所有国内航班开始常态化加注掺混1%的SAF
2019年,中国南方航空从法国图卢兹的空客总部接收了一架A320neo飞机,进行了首次SAF燃料交付飞行,成为中国首家使用空客飞机实现SAF燃料交付飞行的航空公司。
2022年10月21日,南航在空客天津交付中心接收了第14架A350飞机,这是南航首次在宽体飞机上使用“中国制造”的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执行交付飞行。
“十四五”期间,南航将完善绿色运营管理标准体系,优化飞机减重和节油措施,加强环保节能技术储备,推进可回收资源利用,与飞机发动机制造企业和生物喷气燃料制造企业合作,共同推进清洁能源应用。并继续降低每公里每吨油耗和碳排放。
2024年9月19日,南航首班可持续航空燃料应用试点的商业航班CZ6161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飞往成都双流,开启南航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2025年7月,南航集团战略规划部与国投生物进行交流,国投生物公司已在SAF研发技术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开展初步探索,未来将依托燃料乙醇企业在玉米酒糟油、一代 / 二代乙醇、绿色二氧化碳等资源优势,聚焦不同工艺路线下的 SAF 生产技术攻关与产业化示范,积极布局 SAF 产业。南航集团希望进一步深化与国投生物的产业合作,推进可持续航空燃料应用发展;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助力民航总局制定相关行业标准,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落地;同时,期望通过财务投资深度参与全产业链及重点项目建设。
近年来,中国东方航空全方位落实国家“双碳”战略。通过持续优化机队结构,东航不断的提高机队整体燃油效率,并且积极引进新一代机型。在东航不断减少碳足迹的机队建设与航班运行中,SAF正成为越来越关键的环节。
2022年10月12日,东航在位于天津的空客中国交付中心接收了一架全新的空客A320neo飞机,首次飞行使用了5%的SAF,由天津调机飞往西安。此次交付使用的SAF燃料由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厂使用餐饮废弃油作为原材料炼制生产。这是空客在中国总装的客机首次实现SAF交付飞行。
2023年5月17日,东航使用SAF的“可持续飞行”主题航班顺利启航,首航航班为MU5473上海虹桥机场至成都天府机场。之后,更多使用SAF执飞的主题航班陆续在上海出港航线上亮相。
2024年9月19日,东航使用C919国产飞机加注SAF加入试点应用,MU9192航班在19日17:16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起飞,于19:01飞抵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此次飞行也是C919首次加注SAF进行商业飞行。东航方面透露,此次试点的航线成都双流—杭州共计4条航线在内的多种机型,试点时间为2024年9月19日至2024年12月31日。
自2025年1月1日起,东航在欧盟境内起飞的航班均加注了2%的SAF掺混燃油,彰显了其在国际航线上践行绿色飞行的决心。
2023年4月27日消息,春秋航空与空客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加强在民航业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包括加强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推广应用方面的合作。
据介绍,除在可持续航空燃料推广应用方面的合作外,双方还将合作探索提高机队燃油效率、减少排放和噪声的解决方案和新技术,以及促进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碳管理和卓越运营领域的新兴技术和知识方面的人才发展。
2023年5月9日,春秋航空从空客天津交付中心迎来首架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A320neo飞机,开启了绿色航空之旅。
2024年1月,《上海市转型金融目录(试行)》正式对外发布,浦发银行为春秋航空发放首笔3.1亿元转型金融贷款,助力航空绿色可持续发展。春秋航空表示,未来公司将在所有的领域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十四五”规划,助力行业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2023年3月24日,吉祥航空在空客天津飞机交付中心接收了一架空客A321neo飞机,这是空客在中国总装完成的首架空客A321neo飞机。
这架A321neo飞机加注了SAF,让本就以低油耗著称的新机型开启了更绿色的航程。交付完成后,该飞机由天津飞往上海,进行调机飞行。
2024年10月26日上午,吉祥航空HO1883“上海虹桥-深圳宝安”航班作为国内民营航司首个“碳中和”航班成功启航。
2025年1月,吉祥航空获得了上海银行发放的4亿元转型金融贷款,该笔贷款将支持吉祥航空通过包括使用SAF在内的多种路径实现降碳目标。
香港航空公司国泰航空(Cathay Pacific Airways)致力引领航空业更广泛地使用SAF燃料,于2022年推出亚洲首个“企业可持续航空燃油计划”,率先于香港国际机场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油。其目标是于2030年提升SAF使用量至航班总燃油消耗量的10%。
2023年3月29日,国泰航空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电投)在香港国泰航空总部签署谅解备忘录,携手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油(SAF)供应链在中国的拓展。
根据合作备忘录,国泰航空将就可持续航空燃油认证流程、价值链、整体市场知识等方面,向国家电投提供反馈,促进国家电投顺利在内地建设四家SAF生产工厂。四家生产工厂预计于2024年至2026年间投入营运,每个工厂每年能生产五至十万吨SAF。
2024年1月29日,由商界环保协会及国泰航空作为发起人。香港可持续航空燃料联盟正式成立,国泰行政总裁林绍波重申,承诺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并指相信SAF是其中关键举措,目标2030年将SAF使用量提升至航班总燃油消耗10%水平。
2024年6月,国泰航空与新加坡航空(SIA)宣布达成一项联合协议,在亚太地区开展可持续发展计划,重点开发和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协议强调了两家航空公司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承诺。该协议重点围绕两家公司将共同倡导在亚太地区加大SAF的使用,包括提高人们对SAF在航空脱碳中发挥的作用的认知,并倡导该地区制定支持政策。这些措施旨在促进建立一个标准的全球核算和报告框架,以确保使用SAF所产生减排量的透明度及可验性。两家公司还将合作探索在选定地点共同购买SAF的潜在机会。
2025年3月11日,韩国炼油商SK Energy与国泰航空签署了一项全面合作协议,扩大SAF出口。协议包括:SK Energy将向国泰航空供应20,000吨SAF,供香港出发的航班使用,持续至2027年,交付已于2024年11月开始。双方探索将SAF用于货运飞机(除客机外),并考虑出口SAF至海外机场。此合作旨在帮助SK Energy巩固在亚太地区SAF市场的领头羊,同时支持国泰航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这是韩国炼油商首次向香港航空公司大规模供应SAF,标志着国泰在区域SAF供应链中的重要角色。
2025年4月7日,国泰航空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其SAF消耗量较2023年增长6倍,达到6,884吨,占其总燃料消耗的0.15%。其企业SAF计划(Corporate SAF Programme)的需求在2024年增长3倍,合作伙伴承诺使用2,650吨SAF。国泰与HSBC香港和EcoCeres合作,推动香港国际机场SAF的引入,并促成香港可持续航空燃料联盟(HKSAFC)的成立,旨在加速区域SAF政策发展。
2025年8月13日,国泰航空宣布与国际物流公司DHL建立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合作伙伴关系,国泰将为DHL提供2400吨SAF,预计可减少约7190吨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泰航空提供的SAF将供从亚洲3个机场出发的国际航班使用,分别为韩国首尔仁川国际机场、日本东京成田国际机场和新加坡樟宜机场。相关航班由国泰旗下香港华民航空营运,主要为DHL提供快递货物运输服务。合作预计可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当于超过100趟由香港飞往新加坡的空中巴士A330货机航班所产生的排放量。
二、法航、荷航、汉莎航空、英国航空、澳航,欧盟、英国和澳大利亚航空公司SAF应用进展
2025年,全球SAF产量预计将达到200万吨,占喷气燃料总需求的0.7%,标志着行业从自愿采用向强制性转型的转折点。在欧盟、英国和澳大利亚等主要市场,政策激励与企业承诺交织,推动SAF渗透率稳步提升。
欧盟通过RefuelEU航空倡议率先实施SAF强制配比,从2025年起要求2%的SAF掺混,到2030年升至6%,并计划2050年达70%,这将直接影响欧洲航司的燃料采购策略。英国同步推出类似政策,2025年启动2%门槛,旨在与欧盟协调统一市场。相比之下,澳大利亚虽暂无全国性强制令,但通过11亿澳元“清洁燃料计划”刺激本土生产,预计2025年产能可达50亿升。这些进展虽面临成本与产能瓶颈,但预示着SAF将重塑航空燃料生态,推动行业向低碳未来转型。
法国航空公司(Air France)是法国国营航空公司,2004年5月收购荷兰皇家航空公司(KLM),组成了法国航空-荷兰皇家航空集团(Air France-KLM Group)。两家公司以各自独立的品牌名称经营。法航荷航集团是欧洲航空业SAF应用先锋之一。其目标是到2030年将SAF融入燃料的10%,通过严格认证(如RSB或ISCC+)确保燃料减少至少65%的CO₂排放,并排除棕榈油原料。这一战略不仅聚焦供应链优化,还通过欧盟RLCF价值链联盟推动生产规模化,支持集团整体净零排放路径。
2021年5月18日,法荷航首次使用道达尔在法国生产的SAF燃料运营长途航班,在巴黎戴高乐机场飞往加拿大蒙特利尔的空客A350-900航班上使用了16%的SAF混合物。
这次飞行使用的SAF燃料是由来自循环经济的废物和残留物制成的。道达尔在法国的生物炼油厂内用废弃食用油生产SAF,不用任何原生植物油。
2022年4月12日,法国航空公司发布了最新的二氧化碳减排战略。自2022年起,法航根据本国法规在其所有从法国起飞的航班中加入1%的SAF燃料;到2030年,在所有航班中加入至少10%的SAF,到2050年达到63%。
法国跨国综合能源和石油公司道达尔能源TotalEnergies和法航荷航集团签署了一项协议,该协议是法航荷航集团迄今为止签署的最大的可持续航空燃料(SAF)采购合同之一,道达尔将在10年内(直至2035年)向法航荷航集团航空公司供应多达150万吨更可持续的航空燃料。法航荷航集团的目标是到2030年将每位乘客/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9年的水平减少30%。该集团旨在通过机队更新、生态驾驶等运营措施以及在所有航班中使用至少10%的更可持续航空燃料来实现这一目标。
荷兰皇家航空公司(KLM Royal Dutch Airlines)是法国航空-荷兰皇家航空集团(Air France-KLM Group)100%持股的子公司,其在2011年运营了全球首个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与传统航空燃料混合的商业航班。
2022年12月5日,法航-荷航集团航空公司与道达尔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从2023年起的10年内,道达尔将向法荷航提供超过100万立方米/80万吨的SAF。这种SAF燃料由道达尔在其生物炼制厂生产,大多数都用在从法国和荷兰出发的航班。
2022年,荷兰皇家航空使用了全球SAF产量的十分之一。其目标是逐步增加对SAF的使用,到2030年达到全球航煤使用量的10%。对于从阿姆斯特丹起飞的每趟航班,荷兰皇家航空都会在史基浦机场的燃油系统中添加1%的SAF燃料。
2023年11月,法航-荷航集团航空公司确认与SAF生产商DG Fuels进行战略合作,从2029年开始的多年期内每年采购最多2500万加仑(75000吨)SAF。此前,法航-荷航已签署了一项从DG Fuels购买60万吨SAF的承购协议,将于2027年期间交付至2036年。
2025年2月18日,法航荷航的货运子公司Martin Air Cargo与Triple Crown及一家韩国本土公司签署了其首个SAF合作协议。该协议旨在利用SAF减少至少65%的碳排放(相比传统化石燃料)。这是法航荷航货运业务在SAF领域的首次重大合作,表明其在货运航空中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2025年3月,法航荷航在其2025年战略规划中强调:通过增加新一代飞机的比例(目标到2030年达到80%)和扩大SAF使用,推进减排目标。2025年预计容量(以可用座位公里ASK计)增长4-5%,单位成本略增,但70%的燃料对冲(以有利条款)将缓解成本压力。
依托法国政府的ReFuelEU政策激励,法航-荷航集团与TotalEnergies合作建设的巴黎戴高乐机场(CDG)SAF混合设施于2025年4月投入运营,通过专用管道直接将30% SAF混合燃料输送至停机位,省去传统油罐车运输环节。该技术使法荷航欧洲短途航线日,法航荷航集团成为首个加入欧盟新型SAF倡议的航空集团。该倡议汇集政策与行业力量,推动税收激励和生产许可简化,预计加速集团2030目标实现,并为中小型供应商打开市场大门。
2025年8月25日,法航与空客完成首架A220使用SAF的交付飞行,从加拿大米拉贝尔飞抵巴黎。该飞行全靠SAF动力,减少约80%生命周期排放,展示了新一代窄体机与低碳燃料的完美匹配,逐步提升集团机队可持续性。
2025年9月24日,Global Aviation Services加入法航荷航马丁航空货物运输的SAF程序。该合作扩展货运网络的脱碳覆盖,预计每年额外减少数万吨CO₂,并通过证书机制吸引企业客户参与绿色物流。
德国汉莎航空(Lufthansa)是航空业率先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航空公司之一。其目标是到2030年,公司自身净碳排放量比2019年减少一半;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汉莎航空强调RED II可持续标准,并排除棕榈油原料,SAF生命周期CO₂足迹减少至少80%。这一承诺依托广泛伙伴网络,推动从生物残渣到太阳能燃料的多样化供应。
2011年,汉莎航空集团在常规航班运营中测试SAF约六个月。该测试确认无需改装飞机或基础设施,即可无缝集成SAF,为欧洲航司树立了早期采用标杆,并积累了宝贵运营数据。
2022年8月,汉莎集团与壳牌国际石油公司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一同探讨全球机场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供应。双方预计从2024年开始签订一份总供应量高达180万吨的SAF合同,限期7年,该合同是两家公司迄今为止最大的SAF承诺。汉莎与壳牌约定每年采购8万吨由德国莱茵河生物精炼厂生产的SAF,优先用于法兰克福(FRA)和慕尼黑(MUC)枢纽的远程航班。
与大多数SAF燃料的供应只从一种技术生产不同,壳牌提供的潜在SAF将由多达四种不同的经批准的技术途径和广泛的可持续原料生产。
汉莎集团多年持续参与SAF研究,包括前瞻性的电转液(Power-to-liquid)技术和太阳能转液技术,这些技术使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或太阳能热能供能生产碳氢化合物。
2025年,为提升消费者参与度,汉莎推出绿色票价系统,乘客购票时可选择支付3-50欧元不等的SAF支持费用,该附加费适用于所有2025年起飞票务,不仅分担绿色转型成本,还为乘客提供透明的可持续选项,推动市场接受度提升。
2025年7月,SWISS成为全世界首家将Synhelion太阳能燃料集成到常规航班运营的航司。该里程碑验证了StL技术的可行性,预计减少90%排放,并为汉莎集团其他成员扩展类似创新,提供技术蓝图。
2025年10月,汉莎集团Miles & More忠诚程序推出可持续飞行激励,包括CO₂抵消套餐。该举措结合SAF证书与积分奖励,不仅提升乘客参与度,还通过数据分析优化燃料分配,支持集团整体脱碳效率。
英国航空(British Airways,IAG集团旗下)是欧洲SAF混合比例最高的航司之一。其目标是到2030年用SAF覆盖10%航班,支持英国SAF强制令(2025年2%、2030年10%)。这一战略通过多源采购和碳移除投资,助力集团净零路径,并强调第二、三代SAF的规模化需求。
2024年,英国航空SAF平均混合比例约3.9%,领先欧洲。该比例覆盖IAG集团主要航线,相当于避免数十万吨CO₂排放,并为欧盟配比提供领先示范,推动低成本与高端航司的跟进。
2025年7月7日,英国航空与EcoCeres签署多年SAF供应协议,预计减少约400,000吨生命周期碳排放。该协议使用100%废物原料生产,相当于抵消24万趟伦敦-纽约往返航班排放,进一步强化集团在跨大西洋航线的绿色竞争力。
2025年9月8日,英国航空母公司IAG警告英国2030年10% SAF目标面临风险,呼吁政府加大生产支持。该声明凸显供应链瓶颈,但也重申集团现有协议足以满足短期强制令,体现了行业对政策协调的呼吁。
易捷航空(easyJet)是欧洲低成本航司中SAF采用积极者。其目标是遵循欧盟与英国强制令逐步增加SAF使用,到2030年通过供应协议覆盖显著比例,支持净零排放。该策略注重企业伙伴模式,刺激市场增长并分担成本溢价。
2024年11月5日,易捷航空与空客启动企业SAF伙伴试点,针对商务旅客碳足迹。该试点通过证书机制刺激全球生产,预计覆盖数千吨SAF,并为低成本模式注入可持续融资创新。
2024年12月3日,易捷航空与Enilive签署两项SAF供应协议,从2025年起在意大利提供纯SAF。该协议聚焦先进的技术规模化,不仅支持易捷南欧网络脱碳,还通过本地生产减少运输足迹,助力欧盟2%配比落地。
2025年2月4日,易捷航空成功试行新型企业SAF模式,与空客合作。该模式允许商务客户直接资助SAF采购,预计刺激额外产量,并扩展到集团全网,推动低成本航司从被动配比向主动投资转型。
2025年4月29日,易捷航空与ATOBA Energy签署谅解备忘录,开发长期SAF供应。该MoU强调先进的技术如醇转SAF,预计从2030年起每年150,000吨供应,帮助易捷实现可持续雄心,并为废物原料市场注入需求信号。
2025年5月13日,ATOBA、易捷航空与World Fuel签署MoU,进一步锁定长期SAF链。该协议整合全球物流,不仅降低易捷燃料成本,还通过三方协同加速脱碳,支持低成本航司在欧盟强制令下的竞争力。
澳洲航空公司(Qantas)一直是推动澳大利亚SAF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领导者之一,其目标是到2030年10%的燃料来自SAF,到2050年将这一比例提高到60%。
澳航建立了一个4亿澳元(2.64亿美元)的气候基金,为可持续发展项目和技术提供资金支持。其中,澳航与空客公司投资2.9亿澳元,以加快澳大利亚国内SAF行业的发展;投资1.1亿澳元开展高完整性碳离岸SAF投资和运营效率技术。
目前,澳航主要从海外采购SAF,这中间还包括2023年为从伦敦起飞的航班采购1000万升SAF,从2025年开始每年为从加利福尼亚州起飞的航班采购2000万升SAF。
2024年3月,出光兴产、澳洲航空和空中客车公司宣布将以1920万美元投资澳大利亚生物燃料炼油厂Jet Zero Australia。该炼油厂将建在昆士兰州,将利用国内农业副产品生物乙醇转化为可持续燃料。一旦投入运营,预计每年可生产1.02亿升SAF和1100万升可再生柴油。澳洲航空表示在订购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空客飞机后,到2030年在其燃料组合中使用至少10%的SAF。
截至2025年10月15日,在全球航空业加速推进碳中和的背景下,日韩主要航空公司正将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应用作为其脱碳战略的核心环节,积极做出响应国际减排框架与区域政策引导。韩国政府已明确自2027年起对国际离境航班实施SAF强制掺混要求,起始比例为1%,并计划慢慢地提高至2035年的10%,为航空低碳转型设定清晰路径。日本方面也不甘落后,已于2024年底建成首座具备规模效应的SAF生产设施,并在2025年实现稳定国产供应,明显提升其能源自主性与供应链韧性。
总体来看,日韩航司已普遍跨越早期试点阶段,迈入商业采购、长期协议签署与上游供应链投资并行的新周期,多数企业设定了至2030年将SAF使用比例提升至10%的积极目标,展现出东亚地区在航空能源革新中的关键角色与实施进展。
全日空航空公司(All Nippon Airways)是日本首个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航空公司。其目标是到2030年用SAF替代至少10%的喷气燃料,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
2020年10月,全日空从芬兰的Neste能源公司采购了5500吨SAF燃料。11月6日,羽田机场率先开通了首个使用SAF的定期航班;24日,成田机场的首个SAF航班也顺利出发。
2021年8月,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ITOCHU)、日本航空(Japan Airlines)、全日空航空(ANA)共同向美国Raven SR公司投资2000万美元,在全世界内推动SAF实现商业化生产与销售。
2023年1月17日,全日空航空宣布与ITOCHU和Raven SR就SAF的生产和采购达成协议。Raven SR是美国的一家从城市固态废料中生产SAF的公司,计划到2025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开始SAF商业生产,预计到2034年在美国和欧洲的SAF年产量达到20万吨。
2023年9月,全日空航空公司宣布计划把SAF的应用限制范围扩展到使用航空货物运输和交付产品上,并提供可视化和减少间接二氧化碳排放的解决方案。
2025年3月,全日空与日本航空日本两大航司联合注资3亿美元支持Rengo公司的木质生物质SAF研发,该项目利用北海道林业加工残余物为原料,计划2027年前在大阪建成首座年产5亿升的工厂。同步推出的企业SAF积分系统允许三菱、软银等企业客户按1积分=100升SAF的比例购买碳抵消,目前已有47家上市公司加入该计划。
2025财年,全日空宣布与日本首家SAF生产商Cosmo Oil Marketing签订采购协议,进一步深化国产供应链。 公司参与ACT FOR SKY联盟,与政府和学术界合作,推动SAF商业化。 2月,ANA Holdings连续第三年获CDP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A List”认可,SAF贡献了其70%净零减排路径。 截至2025财年,SAF使用比例虽不足0.1%,但2024财年CO₂排放已减少8.9%。
日本航空公司(Japan Airlines)是日本领先的航空公司之一,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应用方面处于行业前沿。其目标是到2030财年用SAF替代10%以上的喷气燃料,成为SAF使用领先航空公司,到2050年实现航空运输近零CO₂排放。
2009年,日本航空进行了世界上首次使用非食用原料(camelina植物)制成的SAF的试飞,标志着其在生物燃料领域的早期探索。 此后,公司持续推广SAF应用,累计超过10年。
2021年11月,日本航空与oneworld联盟其他8家成员签署协议,从美国Aemetis公司采购约130万千升SAF,从2024年起在旧金山国际机场加载至定期航班。
2022年3月,公司又与联盟5家成员与Gevo公司达成协议,从2027年起采购约75万千升SAF,用于洛杉矶、旧金山和圣迭戈等机场的航班。
2025年3月,日本航空加入“Project MORISORA”生物炼油项目,与日本制纸、住友商事和Green Earth Institute合作,投资利用日本本土木材生物质生产生物乙醇,并转化为SAF。 该项目示范工厂将于2026财年完工,预计2030年实现数万吨级商业生产,推动“纯国产SAF”供应链建设。10月,公司正式投资MORISORA Bio Refinery LLC,进一步深化本土SAF生产。
2025年7月,日本航空完成SAF Scope 3排放减排交易试点第一阶段,这是全球首创的环境价值交易机制,涉及伊藤忠、ENEOS等7家公司,验证了在成田机场的多方交易买卖平台有效性。 9月,公司参与oneworld联盟与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成立的投资基金,聚焦下一代SAF技术开发,支持亚洲地区供应链扩展。
韩国最大的航空公司大韩航空(Korean Air Lines)于2017年11月在首尔首次测试SAF燃料飞机,并从2022年以来一直在其巴黎—首尔仁川航线上使用SAF。
2021年9月6日,大韩航空与大型石油和炼油公司SK Energy合作,通过引进碳中和航空燃料,积极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带来的挑战。在合作初期,大韩航空将首先购买一个月用量的碳中和航空燃料,用于韩国国内航班。
2022年9月30日,韩国的大韩航空宣布与壳牌签署了一份备忘录,从2026年开始,在亚太和中东地区主要机场从壳牌购买SAF,为期五年。该燃料是由废弃食用油、生活垃圾和工业副产品气体等替代原材料生产的喷气燃料。
2023年6月29日,大韩航空与GS Caltex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大韩航空将在从首尔仁川出发的部分国际航班上使用GS Caltex提供的SAF进行一系列试飞。试飞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做,为期六个月。韩国政府计划根据试飞结果制定国内使用的SAF实施指南。
2023年9月,大韩航空启动了货运SAF计划,为航空货物运输客户和货运代理做出定制贡献,以减少碳足迹。2023年11月20日,大韩航空与全球物流公司 LX Pantos 合作,扩大在货运航班上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以实现净零碳排放。LX Pantos 将购买SAF用于大韩航空的货运业务,大韩航空也将分享相应减少的碳排放量。
2024年8月30日,大韩航空宣布将成为韩国首家将可持续航空燃料与普通航空燃料混合使用的航空公司。大韩航空首次使用SAF的航班为KE719,航班将从首尔仁川国际机场出发飞往东京羽田机场。
大韩航空本次使用的SAF分别由两家韩国领先的能源企业S-Oil与SK能源分别提供, S-Oil以废弃食用油为原料,SK能源则采用了废弃食用油与动物性油脂的混合原料。两家公司的SAF产品均体现了前沿的环保精炼技术,且均已获得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的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机制(CORSIA)权威认证。
2025年9月起,大韩航空宣布扩展国产SAF使用:在仁川-神户(KE731)和金浦-大阪(KE2117)航线% SAF混合燃料,直至2026年12月。
四、达美航空、美联航、美国航空、西南航空、捷蓝航空,美国航空公司SAF应用最新进展
作为全球航空市场的主要参与者,美国主要航空公司如美联航和达美航空,正通过大规模采购、投资和技术合作,积极推动SAF从试点向商业化转型。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数据,2025年全球SAF生产预计达200万吨,占航空燃料总消费的0.7%,而美国航司在这一进程中发挥领导作用,累计承诺采购量已超数十亿加仑。
这些公司普遍设定到2030年用SAF替换10%喷气燃料、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并通过基金投资和州级政策倡导,应对供应链瓶颈和成本挑战。2025年,美国航司的SAF交付量显著增长,标志着行业从承诺向实际应用的跃进。
美国达美航空(Delta Air Lines)在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道路上设定了渐进式的里程碑。达美航空预计:到2030年,SAF将占其燃料消耗的10%;到2035年,SAF的使用量达到35%; 2050年之前,SAF使用量实现巨大的飞跃,达到95%以上。
2022年3月,达美航空与SAF制造商Gevo签署一项协议,从而大幅提升SAF燃料的使用量。根据该协议,从2026年年中起连续七年,达美航空每年将从Gevo公司采购约7500万加仑(约2.84亿升)SAF。
2022年9月,达美航空与低碳燃料公司DG Fuels签署SAF供应协议协议。自2027年年底起,DG Fuels将在7年内每年向达美航空供应5500万加仑(约2.1亿升)非混合SAF。这种SAF的原料大多为木材废弃物、玉米秸秆、轧棉机废料等。
2023年4月,达美航空将在两年内从壳牌航空购买多达1000万加仑(约3784万升)的纯净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供其洛杉矶枢纽机场使用。此举将使达美航空承诺的SAF总使用量提升至2亿加仑(约7.57亿升)以上。
此外,达美航空在子公司运营的宾夕法尼亚州炼油厂正在评估生产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和其他可再生燃料的可能性。该厂目前每天能够炼制约二十万桶原油。
2024年9月,达美航空公司使用空客 A321飞机,首次以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为动力,成功执飞了从明尼阿波利斯至拉瓜迪亚的航班,所用燃料由位于明尼阿波利斯的明尼苏达州SAF中心设施生产。此次飞行中使用的 SAF 原料来自明尼苏达州和北达科他州农民种植的亚麻荠,这种富含油料的种子作物可以与其他作物轮作种植,使农民无需取代粮食作物也可生产SAF原料。
达美航空在2025年第二季度宣布与加州清洁能源公司Aemetis签订十年期供应合约,锁定2.5亿加仑低碳SAF,重点保障洛杉矶(LAX)和旧金山(SFO)枢纽的跨太平洋航线。为加速SAF产业链发展,达美注资1亿美元设立可持续飞行基金,目前已投资包括电制燃料初创企业ElectroJet在内的5家技术企业。该基金采用采购担保+技术孵化模式,计划在未来三年推动至少两个SAF量产项目落地。
2025年3月,达美因其可持续举措入选Fast Company 2025年最具创新公司榜单,强调SAF在减少生命周期排放高达80%方面的作用。
2025年4月,达美与Chooose合作扩展SAF程序,推动市场增长并降低成本,同时宣布已实现2025年燃料节省目标,节省4500万加仑燃料和超过1.1亿美元。
2025年5月,美联航宣布投资PtL制SAF燃料公司Twelve,该公司设施预计年内投产,年产5万加仑SAF,用于支持美联航的低碳燃料供应。
2025年9月,达美与壳牌(Shell)及波特兰国际机场(PDX)合作,完成机场首个商业规模SAF交付,超过40万加仑混合SAF由蒙大拿再生能源公司生产,从废物原料制成,通过管道、卡车和驳船运抵机场燃料系统,标志着SAF应用向大规模、可重复交付转型。
美国联合航空(United Airlines)是第一家在常规运营中持续使用SAF的航空公司,也是第一家创建以可持续发展为重点的风险基金,用于部分投资SAF生产的美国航空公司。早在2009年,联合航空就开启了SAF燃料的测试。
美联航是世界上投资生产SAF最多的航空公司年月日,美联航风险投资公司(United Airlines Ventures, UAV)宣布对NEXT可再生燃料公司进行战略投资,这是UAV第五次投资SAF相关技术,也是其首次直接投资生物炼油厂。
2023年7月,美联航宣布其专注于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投资基金已增至近2亿美元,并新增了8家企业合作伙伴。该基金于2023年早些时候启动,美联航承诺投资超过1亿美元,首批合作伙伴包括加拿大航空公司、波音公司、通用电气航空航天集团、摩根大通银行和霍尼韦尔公司。随着新成员的不断加入,目前该基金规模已超2亿美元。
2023年9月,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已同意从总部位于休斯敦的SAF制造商Cemvita购买多达10亿加仑的可持续航空燃料,该公司于4月份开设了首家SAF工厂,使用二氧化碳来制造燃料。该协议要求Cemvita在20年内每年提供5000万加仑。
2023年10月13日消息,波音公司表示,正与美联航、NASA合作,进行有关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飞行测试,以加强航空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4年7月,美联航与Neste签订了SAF采购协议。到2024年底,Neste将向美联航提供多达100万加仑(3,000吨)的Neste MY可持续航空燃料,供美国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 (ORD) 使用。
作为SAF应用的行业引领者,美联航于2025年3月与芬兰能源企业Neste、美国生物燃料公司Gevo达成战略合作,签署价值超50亿美元的SAF采购协议。该协议覆盖未来5年总计25亿加仑(约94亿升)的供应量,创下航空业单笔采购规模纪录,预计可使美联航2030年的SAF使用比例突破10%。此外,美联航通过增持垃圾转化燃料企业Fulcrum BioEnergy股份至30%,推动其内华达工厂年产能提升至1.5亿加仑,该技术可将城市固体废物转化为低碳燃料,碳足迹较传统航油降低80%。
2025年初美联航与Phillips 66签署协议,在芝加哥奥黑尔机场供应SAF,进一步扩大其货运可持续解决方案。
美国航空(American Airlines)是美国主要航空公司中SAF采购承诺最多的之一。其目标是到2030年用SAF替换10%的喷气燃料,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通过与多家生产商的长期协议支持,已承诺采购超过10亿加仑SAF,帮助避免约350万吨CO₂排放,并通过政策倡导和投资推动行业规模化转型。
2020年中期,美国航空接收首个可持续航空燃料交付,作为早期采用者启动SAF试点。该交付标志着公司从概念验证转向实际运营,预计到2023年使用900万加仑SAF,并为后续大规模采购奠定基础设施基础。
2021年12月1日,美国航空与Aemetis签署协议,采购2.8亿加仑含SAF的混合燃料,从2024年开始交付。该协议聚焦于碳捕获和利用技术生产的低碳燃料,不仅扩展了公司供应多样性,还支持加州本地生产以减少运输排放。
2022年7月12日,美国航空从Neste接收航空业首个CORSIA认证的可持续航空燃料批次,用于符合国际碳抵消标准的航班。这一里程碑事件提升了SAF的全球认可度,Neste作为世界领先生产商的合作进一步强化了美国航空在合规燃料领域的领导地位。
2022年7月22日,美国航空与Gevo签署五年销售协议,总计5亿加仑SAF,从2026年Gevo商业设施投产开始交付。该协议预计产生约27.5亿美元收入,并通过乙醇转化技术减少高达84%的生命周期排放,支持中西部航空枢纽的脱碳。2023年晚期,美国航空通过Breakthrough Energy Catalyst与Infinium签署长期offtake协议,采购来自Project Roadrunner设施的eSAF,预计2027年首笔交付。该协议利用废CO₂和绿色电力生产燃料,减少约90%排放,并与花旗银行分享减排益处,体现了公司对新兴技术的市场信号作用。
2024年4月29日,美国航空作为创始成员加入SAF Coalition,该联盟汇集50多家利益相关者,推动美国联邦政策如税收抵免和许可简化以扩大SAF生产。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政策影响力,还为公司2030年目标提供了更广泛的行业支持网络。2024年,美国航空使用2.91百万加仑纯SAF,比2023年的2.65百万加仑增长9.7%,占总燃料的0.07%。尽管体积仍小,但这一进步通过可再生燃料避免了约3.1万吨CO₂,并为2025年更大规模交付积累了运营经验。
2025年1月,美国航空与Chooose扩展SAF环境属性程序,允许货物运输客户购买并报告SAF减排益处,自2021年以来已售出超过900万加仑属性。该扩展增强了供应链透明度,并吸引企业客户参与碳中和旅行,推动SAF从航空公司内部向生态系统扩散。2025年6月,美国航空与Valero签署一年offtake协议,在芝加哥奥黑尔机场(ORD)交付最多1000万加仑SAF,从废物原料生产,通过管道混合供应。该协议受益于伊利诺伊州1.50美元/加仑税收激励,标志着州级政策首次转化为实际大规模应用,并预计避免数万吨额外排放。
2025年9月17日,美国航空作为oneworld联盟成员,与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共同推出1.5亿美元互助基金,推进SAF技术商业化。该基金由美国航空和阿拉斯加航空领投,聚焦全球长期航空燃料开发,预计加速创新并应对需求量开始上涨,强化联盟在可持续性领域的集体影响力。
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是美国低成本航空领导者之一,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应用上积极布局。其目标是到2030年用SAF替换10%的喷气燃料,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支持美国联邦SAF大挑战(2030年30亿加仑、2050年350亿加仑)。这一承诺不仅体现了公司对环境责任的重视,还通过与供应商的深度合作,帮助推动SAF从实验室走向机场燃料库。
2021年4月,西南航空与马拉松石油(Marathon Petroleum)和菲利普斯66(Phillips 66)签署谅解备忘录,推动SAF开发、生产和政策倡导。该备忘录强调了三方在技术创新和供应链扩展上的协同作用,旨在加速SAF的商业化进程,并为美国航空业提供更可靠的低碳燃料来源。
2022年8月,西南航空成为首家在奥克兰国际机场(OAK)使用Neste MY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商业航空公司,该燃料由100%可再生废物和残渣(如废食用油、动物脂肪废料)制成,可减少高达80%的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SAF首次在西南航空的常规运营中落地,预计每年为OAK航班节省数千吨碳排放,并激励其他低成本航司跟进类似举措。
2024年2月,西南航空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基金向LanzaJet公司投资3000万美元,支持乙醇转SAF技术;同年10月,与Valero签署两年供应协议,2025年在芝加哥中途国际机场(MDW)交付最多1200万加仑纯SAF(相当于约4000万加仑混合燃料),2026年额外最多1200万加仑。该投资和协议结合了前沿技术与实际供应保障,预计将明显降低西南航空的燃料成本,同时为中西部机场引入大规模SAF基础设施。
2025年初,西南航空与Prime Energy签署5年采购协议,每年170万加仑SAF,预计整个协议期避免超过8.9万吨CO2排放。这一协议聚焦于本地化生产,减少运输碳足迹,并通过固定价格机制帮助稳定SAF市场波动,支持公司长期脱碳战略。
2025年8月,西南航空将其乙醇转SAF技术子公司SAFFiRE Renewables出售给Conestoga Energy公司,尽管被视为气候目标的战略调整,但公司表示对该技术的进展保持热情。此举允许西南航空将资源转向核心运营,同时Conestoga将加速SAFFiRE的商业化生产,预计2026年投产,进一步丰富美国SAF供应多样性。
捷蓝航空(JetBlue Airways)是美国创新型航空公司,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推广中注重企业合作和证书机制。其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通过SAF等措施将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减少高达80%,并投资多家SAF初创企业如Aether Fuels以支持行业脱碳。这一策略不仅提升了捷蓝的品牌形象,还通过“可持续旅行伙伴”程序吸引企业客户参与碳抵消。
2022年6月,捷蓝航空在拉瓜迪亚机场(LGA)完成SAF加油演示;2023年11月,在肯尼迪国际机场(JFK)执行首趟跨大西洋SAF燃料航班。这些演示和航班证明了SAF在长途航线上的兼容性和效率,捷蓝通过与机场当局合作,确保基础设施无缝集成,推动纽约地区SAF采用率提升。
2023年3月,捷蓝航空在旧金山国际机场(SFO)和洛杉矶国际机场(LAX)启动常规SAF供应,自2020年以来SAF采购量年均翻倍。该供应协议与壳牌航空合作,预计两年内交付1000万加仑混合SAF,不仅优化了西海岸网络的排放,还为加州绿色燃料政策提供了实际案例。
2025年3月,捷蓝航空与World Fuel Services、Valero Marketing and Supply Company及Diamond Green Diesel合作,在纽约JFK机场实现首个商业航空常规SAF供应,12个月内至少100万加仑纯SAF(由企业伙伴支持成本溢价),潜在总量达500万加仑,通过现有基础设施混合交付,支持其东北部网络脱碳,并扩展“可持续旅行伙伴”程序,企业可购买SAF证书减少旅行排放。这一供应标志着捷蓝从试点向常态化转型,Diamond Green Diesel的废物原料生产的基本工艺进一步强化了供应链的可持续性。
2025年9月,捷蓝航空引入SkyBreathe平台,为飞行员提供实时燃料优化推荐,逐步提升SAF应用下的整体效率和排放降低。该平台利用AI算法分析飞行数据,预计每年节省数百万加仑燃料,并与SAF结合放大脱碳效果,使捷蓝成为美国首家整合此类工具的航司。
植物油(山桐子油)制备工业润滑油与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技术与经济路线分析
12月19日:2025直接空气碳捕集(DAC)、直接海洋碳捕集(DOC)与生物基CO2技术论坛
2025直接空气碳捕集(DAC)、直接海洋碳捕集(DOC)与生物基CO2技术论坛
探讨DAC和DOC示范项目、先进工艺与能耗下降路径,DAC技术路线与关键材料-固态吸附剂、液态溶剂、膜分离和电化学技术,DAC捕集介质的再生方案,DAC与SAF或绿色甲烷的一体化工艺,海水淡化工厂耦合电渗析路线DOC的优势,海上风电+海水制氢+DOC一体化绿色甲醇项目展望,生物质电厂烟气碳捕集技术、设备与成本分析等
会议日程-2025直接空气碳捕集(DAC)、直接海洋碳捕集(DOC)与生物基CO2技术论坛(12月19日成都)
服务于直接空气碳捕集(DAC)的MOFs材料与共价固载型吩嗪材料研究进展


